返回 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窗事发,圣意难测 首页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【告知书友,时代在变化,免费站点难以长存,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,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,听书音色多、换源、找书都好使!】

“宣!”

天子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。

玉阶下的文武百官,心里也有了预判。

纷纷眼观鼻、鼻观心,大气也不敢喘一口,等着天子挑中一两个倒霉蛋撒火。

负责传递急奏的侍卫小跑进来。

文武百官看到是一个生面孔,正纳闷怎么换了人时。

侍卫已将一张纸条递给了李公公。

纸条?!

文武百官见之错愕不已。

不是说急奏吗?奏折呢?

就连天子看到纸条时也愣了一下。

“陛下,这是利用王氏信鹰传递来的昨日军情。”

侍卫很有眼力地抢先告知。

“快传上来!”

天子的语气更加急切。

等到李公公走到玉阶后,站起来,几乎是用夺地抢走了纸条。

打开一看。

龙颜震怒。

砰!

天子一巴掌拍在椅背上,绷伤了昨日包扎好的伤口。

众臣见状,皆跪倒在地。

“陛下息怒!”

“陛下,请保重龙体!”

所有人都看向唐丞相。

王副丞不在,能够劝服得住陛下的,只有唐丞相了。

“陛下,长公主已奔赴北境边塞,不日抵达,只要突厥贼兵还未攻入京城,陛下不必太过担忧。”

对对对!

文武百官听到唐丞相的话,都不约而同地点头附和。

甚至有些人认为,突厥贼兵假如真的打入京城来,半路遇到长公主,指不定这场战争都不必过年。

极可能半路上就结束了。

女将军、女战神这些荣冠三军的称号,可不是白叫的。

“担忧?朕何曾担忧北境军情,担忧突厥贼兵不退?有长姐坐镇北境,当能无虞!”

天子信心十足的发言,令文武百官困惑不已。

若不是担忧北境军情,天子为何会如此触怒?

专门派王氏信鹰送来的急奏,总不可能是伸手向陛下要兵要钱。

真要这样的话,司云雷脑袋可以当饭桶了。

“朕是寒心呐!”

天子单手支着额头,眉头紧皱。

看上去在苦恼着什么。

“陛下,司将军究竟所奏所何?”

唐丞相见过天子喜怒,还很少见天子犹豫不决的时候。

天子看似优柔寡断,实际上,早就作出了决定。

“司云雷本来让董继武带着五千精兵偷袭突厥王庭,最好能够找到突厥汗帐所在,这样能够让盘踞同州五城的突厥大军掉头,谁知……”

“因一些变故,导致计划失败,五千精兵被突厥境内的骑兵全歼……”

天子说到这里,哪怕再克制。

依旧气得声音都在发抖。

五千精兵啊!

就因为私人争斗,被屠戮灭尽。

他如何能不气?!

玉阶下,唐丞相扫了眼天子手里的纸条,暗自思量。

不知何种变故,竟会让天子避而不谈。

“陛下,不知何种变故,竟害得五千精兵被突厥骑兵全歼,可是主将失误?”

唐丞相看了一眼此时出声的队尾官员。

正是董家旁枝的一个六品散官。

天子当初给了董必达一个面子留任下来。

这些时日,一直兢兢业业地做事,从不出声。

如今突然发声,定是事出有因!

“前方军情,你一个文散官听了能出谋划策,还是能够起死回生?”

天子讽刺了一句。

这位董大人却并不以为怵,还在据理力争。

“禀陛下,微臣听闻主将是堂弟董继武,同为董家人,若他犯下大错,微臣自当忠君而非顾念私情,参他一本,削他官职、断他重罪!”

一番义正词严的话。

殿内诸人听到,神色各异。

但心思相同。

这位董大人是言不由衷。

“也是,董家因为办事不力,不受牵连能够继续当官的,也只有个别的人,你担心也是应该的。”

天子意味深长地看向其他官员们。

“还有谁想知道,北境急奏写了何事的?”

“没人的话,等散了朝,朕便单独请董爱卿去宣殿一观这纸条上的急奏了。”

这么大的事私底下谈?

文武百官们又好奇又不敢打听。

只有王侍郎一人,在听到天子想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的意思后,站了出来。

“陛下,微臣也好奇,究竟是何故,导致五千将士身死异乡,若真是董将军之过,哪怕董将军死了,也要问罪才对!”

王副丞不在。

王氏一族在朝堂上最有话语权的便是王侍郎。

几乎是王侍郎的话音刚落,剩下的王家子弟纷纷出队。

“微臣也愿一观!”

“臣附议!”

文武百官们,此时也看出了苗头。

王副丞的门生们,也纷纷响应。

要将害死五千将士的人问罪。

“好啊!你们都是朕的好臣子!”

天子双手摁在龙椅扶手上,高声宣读。

“因秦氏承制羽绒服无故燃起,导致五千精兵暴露,最终只余下董继武以及四人留活。”

话音落下。

大殿里刚才还吵着闹着要知道缘由的一些官员。

登时傻了眼。

前方军情,怎么还与皇商秦家有关系了?

“陛下!秦家延误军机,害死五千将士,必须严惩!”

董大人大喝一声。

“秦家所制的羽绒服,有许多都是从各地低价回收的羽绒,其中藏污纳垢,定是有些油渍没洗干净,让将士们穿在身上,这才酿成大祸!”

董大人的猜测合乎逻辑。

王侍郎也在旁帮腔。

“陛下,微臣知道您看重秦家,这才提拔秦家为皇商,可秦家辜负皇恩,陛下不能不严查啊!”

“查!谁说不查?”

天子如此痛快的回答。

让董大人面露欣喜之色。

王侍郎心里却一个“格登”,暗道“不好”。

针对秦家这一计,原是借助北境军情紧急,天子心烦意乱时,火上浇油。

趁机覆没秦家。

可昨夜长公主突然带兵北上,缓解了天子的远水之渴……那也不至于让天子对秦家法外开恩才对!

若非秦家承制羽绒服燃火,北境军情绝对不至于这么紧张。

“陛下,秦家确实为大乾立下不少大功,可秦家也赚得盆满钵满,如今已是剑南道首富。”

王侍郎绝对再往火上泼一盆油。

不信天子不即刻严惩秦家!

“陛下,微臣知您看重秦家昔日进献再生稻与石灰方子的情分,看在长公主收了秦家小姐为义女的面子上,暂时不好动秦家……”

“王侍郎,你言下之意,朕不动秦家,是朕忌惮长姐?”

天子冷笑着打断了王侍郎的话。

王侍郎知道戳到了天子的痛处,但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说道:“国有国法,秦家误国,就应该像当初的皇家董家一样严办!”

“陛下切不可厚此薄彼,寒了众臣之心!”

【告知书友,时代在变化,免费站点难以长存,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,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,听书音色多、换源、找书都好使!】
『添加到书签』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热门推荐

相关小说